新闻中心

【惠州文脉·景物】湖镇邹村:南宋状元后嗣村 八百年古韵悠长

时间: 2025-08-10 22:54:29 |   作者: 新闻中心


  东望象头山,西靠罗浮山,博罗县湖镇镇邹村村天然风景旖旎,山水相映成趣。这座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古村落,历经八百多年风雨,至今仍保留着明清祠堂、古石拱桥、青石板巷道等前史遗址。

  近年来,跟着村庄复兴战略的深化施行,邹村村全力开展村庄旅行和特征农业,让这座文明古村重焕活力。

  从惠州市区驱车近一个小时,便来到了邹村。初夏气温渐升,但在这儿满目绿意、水田遍及,让人顿感凉快。

  从高空俯视,邹村坐北朝南、北高南低,形似一把大交椅。这儿被绵绵山脉环抱,天然资源丰富:村前是很多方块田连成一片,平整开阔;村内多条明澈小溪静静流动,四口古水井有五六百年前史,水量充分,至今仍能招供饮用;村后山坡树木旺盛、竹木成林,数十棵粗大健壮古树需三四个人才干合抱,黄桐树、九厘香树、不知春树等包罗万象,好像巨伞般隐瞒村庄。

  76岁的邹村族长邹燕棠回想,夏天里,不管男女老少都喜爱在树下纳凉、游玩,农忙时节送饭歇脚,孩提嬉笑追逐,承载着几代人的回想。

  得益于宽广平整的地形,邹村土地肥美、水源足够,造就了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。“邹村田场邓岗谷,柏塱鱼圹孟径粟”“邹村名胜不可求,象山左顾右罗浮,良田万顷环三面,日子此处永无忧”……陈旧的歌谣口口相传,老人们常说,家园在曩昔几百年间富甲一方,坐拥万亩良田。

  与天然资源交相辉映的,还有深沉的文明根由。尤其是,邹村与南宋状元邹应龙根由深沉,为村落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底色。

  邹应龙(1172-1244),字景初,谥文靖,本籍福建泰宁。他自幼聪明,天资过人,目即成诵,性坚毅。自中状元之后,先后出任户部、工部、刑部、礼部尚书,后升任枢密院签书兼参知政事(副宰相),掌管朝廷要务。去世后,更是被追赠光禄大夫、少保,封开国公。

  1229年,闽西农民起义涉及泰宁,邹应龙举家出走。据邹村老族谱记载,彼时,邹应龙第九子九郎偕夫人邓氏六娘,从福建迁到广东南雄石井头,经惠州、长乐、龙川、博罗石湾,后再辗转到邹村开基。现在,祖公祠堂对联写“绍编年殷瓜瓞延绵由宋举,嗣承世远蟊斯衍庆藉光灵”证明了鼻祖九郎公是在南宋时期在邹村开基。

  当地还流传着“皮鞋公”的传说,颇具奇特颜色。据传,九郎公自福建避祸至此,以补皮鞋为生。漂泊到邹村时,他本计划脱离,但家中的狗却在草房旁的茅草头下不断刨土。九郎公感到古怪,锄头一锄,竟挖出了一罐银元,所以决议留下,繁衍生息,后人便称他为“皮鞋公”。

  散步邹村古村,一股古拙气味迎面而来,古城墙、古巷道、古井、古祠堂等奇迹随处可见。

  旧日邹村富庶,建有巩固的防御工事,宛如一座古城。四周围墙巨大,宽三尺,高丈五,由一块块十多斤重的砖头垒成,距离设置了哨口、枪眼。围墙外环绕着四大池塘,构成护村河体系。邹燕棠说:“前后城墙和四口鱼塘将古村包围得结结实实,保证全村的安全!”

  这一“金城汤池”仅留有两个城门,供乡民收支,东为启明门,西为长庚门。据族谱记载,城门三寸厚,门外还用厚铁皮封实,还安顿千斤闸口。

  现在,古城墙大多现已消失,只余留下一小段的墙角,厚厚的砖石覆满青苔,诉说着旧日的峥嵘岁月。尽管城墙痕迹难寻,但古城门的说法却连续至今,现在的邹村分为了东门、西门两大片区。

  东、西门各有一座祖祠堂。东门片区的桂庭祖祠堂建于清初,西门片区的志礼邹公祠则是建于明朝末年。近来,记者实地造访发现,两座祖祠建筑风格类似,保存情况较好。

  族谱记载,祠堂门前有上千平方米的空位,祠堂面积600平方米。大门有台阶,三寸厚的大木门,是“三进两天井”规制,两头有厢房,下厅有屏风,中厅议事厅,上厅是先祖神位。仔细观看,还能发现整座祠堂檐口、瓦檐栋梁,都雕刻着飞禽走兽、龙凤图画,工艺精深,部分岩画颜色仍然艳丽。

  除此之外,邹村还有镇九邹公祠、怀居公祠,都建于清朝时代。惋惜的是,经过数百年的风雨,年久失修,损坏较为严峻。近年来,当地重视重修前史奇迹、祠堂,乡民屡次修理祠堂,“每年筹集资金,派专人看着祠堂,一发现有瓦片砖块有损,就会马上补葺”。

  在造访中,记者还在西边河溪看到了一座古石拱桥,颇具前史感,桥面跨度约5米,宽度约2米。邹燕棠说,这是二十五世祖世柱公出资建筑,距今已有200余年。这座石拱桥已不再运用,桥面长满杂草,如不从旁边面赏识,很难幻想脚下竟是一座百年古桥。

  这条古桥也承载着不少故事。据乡民们介绍,这条天然的小河,发源于湖镇北部与横河接壤的群山,流入沙河。“古桥是村里到横河的必经之路,”邹燕棠说,邹村乡民出西门经过田间的羊肠小道,过石拱桥,可直通横河参与庙会,到时人们从五湖四海前来赶集,吃穿用的一应俱全,人山人海,热烈非凡。

  《博罗县志》有载:“邹兴相,字子章,邹村人……兴相亦举甲午科乡荐,选令清河,方浚河。兴相奉公维谨,不敢告劳,民有灾伤,及积逋,力清蠲免。并且捐俸以解救之。”从中,可以正常的看到邹兴相恪尽职守、勤勉奉公的故事。

  无独有偶。《博罗县志》还记录了邹英采妻子黄氏的生平,她尽管十九岁守寡,单独抚育遗腹子,日子困苦,却乐善好施,救助别人。此外,还有邹天享率宗族四代共抗贼匪而殉难,钦点吏部稽勋司七品京官姻晚生韩荣光为其修墓;邹经甫(国学生)妻子陈氏,抗贼殉难,建有宗祀节义祠……

  邹村人才出现,与当地历来重视文教休戚相关。邹村先后办有澹园书室、邹村书房、邹村小学。族谱记载,二十九世祖曾经,担任官职者有十二人,还出了三十二位国学生。近代以来,培养出黄埔军校学子邹观伦、全县首个考进北京农业大学学子(1958年)邹照荣……

  邹村崇文习尚稠密,连续至今。据邹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邹志辉介绍,博罗邹氏族研究会每年举办助学奖学活动,勉励学子笃行向学。仅上一年,就为30名大学生每人发放了1000-2000元的奖赏。

  邹氏族员历来自立自强,团结一致,前史上发生了许多故事。族谱记载,在清朝嘉庆七年八月十三日,邹村惨遭陈烂屐等贼匪掠夺,虽防卫巩固,但寡不敌众,村庄被攻破,贼匪大举烧杀抢掠,300多人遇害,40多家被灭门。尔后,贼匪围困邹村达三年之久,使乡民有田无法播种。那三年,极度险阻,但族员风雨同舟,共度难关,后在县衙围歼下,贼平人安。

  邹村仍是博罗县革新老区之一,这片土地还发生过不少轰轰烈烈的赤色故事。据乡民回想,1936年-1949年间,我国领导的游击队地下党革新同志,经常在邹村活动,屡次在邹村祠堂前举办宣扬活动,宣扬党的方针方针,发动群众抗日,援助解放战争。游击队还在邹村建立过暂时指挥部,邹村小学的地下党员黄培根、邹腾三,自动协作作业,广大群众大力援助地下党游击队。

  邹村还出现了抗洪英豪邹何坤,老人们对他仍回想犹新。1966年6月,18岁的邹何坤刚高中毕业,便参与抗击洪水,在图洞水库拔水盖时,不小心被卷进激流,勇敢献身。1983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换发革新勇士证,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“荣耀勇士”牌子,并建筑了勇士留念墓。现在,每年的勇士留念日,当地都会安排祭拜活动。

  邹村的风俗活动五光十色,每年初六,是邹村上灯的好日子,有新丁的家庭要出门去“接灯”,在祠堂与族员一同共庆添丁之喜,当天敲锣打鼓,非常热烈。

  除了传承数百年的上灯活动,当地每年正月初十都会做会,各家各户都会拿出最好最高的待遇,请客亲朋好友,除了传统的鸡鸭鹅美食,还有特征的“南丝”,因南丝较长,涵义“情长”,颇具典礼感。

  在前史上,邹乡风俗活动以庙会最为隆重,惋惜早现已消失在前史长河中。据记载,几百年前,邹村族员的先人曾在一夜之间建起了“昌福宫”古庙。每隔五年,这儿都会举办一次为期七天七夜的隆重庆诞活动,到时会请人来“打蘸”。庙会掌管人会安排全村男女老少进行忠诚的供奉拜祭。活动中,壮年男人会抬着“昌福宫”出游,全村人都会穿上节日盛装迎候。现场还有各种庆诞典礼,比方请大戏班表演、请法师念佛朝拜,还会燃放烟花、火炮“烧趸”,局面非常火爆。庙会期间,全村各家各户的亲属和朋友都会前来道贺聚会,祈盼风调雨顺、安居乐业。

  近年来,邹村这一山水风景村逐步被外界重视,招引了渐渐的变多的项目入驻,当地探究出一条农文旅交融的特征开展途径,推进村庄复兴。

  邹村的开展离不开优胜的交通区位,这儿距博罗县城18公里,惠州38公里,广州70公里,东莞50公里,是周边城市近距离游的好去处,招引不少游客前往。

  惠州市尚华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尚华田”)是当地的重点企业,建立已有11年,具有3个基地,占地面积约1510亩,是广东省“一村一品、一镇一业”专业村建设项目、县级农业龙头企业。

  尚华田以栽培柑桔为主,栽培桔树约八万棵,栽培种类首要有年桔、蕉柑、砂糖橘、陈皮柑、番石榴和凤梨等。此外,还顺便整合与出售农产品、现场采摘有机绿色果蔬等,饲养活鱼面积达150亩,以山泉水饲养,活鱼肉质更鲜甜紧实,备受商场喜爱。

  “高峰期时,一天有上万游客前来参观。”邹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邹志辉介绍,当地经过公司+协作社+农户的形式,带动了500多户农户协作种养和劳作就业。

  邹志辉泄漏,现在有不少企业项目在洽谈,计划在邹村打造田园综合体,规划出同享菜园、水产饲养、生态饲养以及亲子劳作体会区域等,还将拓荒民宿工业,带动乡民致富增收。

上一篇:安全气囊:弹性投资的必要性避免汽车“猝死”代价